穷查理宝典7:除了自己没人会对你的投资负责
各位书友,大家好,欢迎做客老齐的读书圈,我们今天继续讲穷查理宝典,这本书内容比较散,我们跳过了跟投资无关的内容,比如芒格怎么看待法律的,怎么跟哲学家撕逼的。这些老齐觉得都跟本书的主题并不搭噶,所以帮大家过滤了,既然芒格是投资大师,那么我们当然要学他的投资技巧和思维。
芒格的投资观点跟我们学习的很多理论完全不同,他说如果你把90%的钱,都拿来投资一只股票也未尝不可。他说绝大多数的专业投资者,比如那些基金们,其实每年都在买入卖出中浪费了大把的机会。就比如买可口可乐那些人,如果他们从可乐上市就不卖,那么投资收益应该比他们现在高好多。伯克希尔还有一个成功的关键,那就是他们几乎不直接投资海外的企业,即使参加全球化竞争,也会通过并购本土企业,然后再让这个企业去全球化。而不会像我们的联想一样,直接去收购美国的IBM和摩托罗拉。为什么这么做,芒格说,因为我们不懂,当地什么法律什么规则,你根本看不明白,不知道有多少坑。美国人的思路,其他国家一般接受不了。很多事情,观念不同,一开始没问题,但开始合作之后就全是问题。比如联想并购IBM之后,光CEO的问题就很头疼,中国人不可能领导美国人,而让他们继续干,不派自己人显然也不现实。所以麻烦太多。
巴菲特和芒格都喜欢关注赛马,因为他们觉得赛马和股票很像,他说大多数赌马的人,都可以分为两个流派,一个是速度派,一个是旅途派,速度派就是更像是股市上的大多数投资者,他们觉得跑得最快的马容易赢得比赛。而旅途派则更加注重细节,比如今天比赛了,哪匹马的状态更好,出发的位置更加有利等等,巴菲特年轻的时候,甚至有专门的研究,他还不务正业,写了一本赛马投注指南,他自己就是这个旅途派的代表人物,这在股市上,无疑就是去找那些被错杀的,或者刚刚好处于良好位置的公司。一些细节没有体现到赔率之中,如果你能抓住这种机会,那么你就能战胜市场。
芒格鄙视正统的经济学,甚至是宏观经济分析。他说我从来没有上过哪怕一节经济学课程,也从来没有通过预测宏观经济的变化而赚到一分钱。财富效应很可能会让市场非理性繁荣,但通常这种非理性繁荣,会造成很残酷的后果。所以老齐经常说,上涨往往是上涨的理由,而上涨也是上涨的结果。因为他涨了,所以他还会涨。相反也是成立的。
财富效应对经济有相当大的反身性影响,当股票涨的好,你会发现经济都跟着好。大家股市里赚钱了,自然就敢消费了。而当大家股市都赔钱了,消费就会每况愈下。最近10年,中国人就出现了财富幻觉,觉得有房子在那,咱们都是千万富翁,于是开始到海外一掷千金的去买东西,让日本都惊呼,中国人太有钱了,甚至比日本人还富了。但这其实就是财富效应,他看到纸面财富,而且这种纸面财富得来全不费工夫,所以他便具备了很强的消费信心。只要有房子的市值在,其他的钱都可以消费掉。所以当大家都赚钱的时候,就给了大家一种发财的假象,这种假象,对于经济带来一定的驱动力。但同时也会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,透支经济未来的增长力。股市大涨大跌,等跌下去了你就会发现消费力快速萎缩。大家都倾向于,自己亏掉的钱,尽可能的在生活中节省出来。所以,芒格的结论就是,股票最好慢点涨,不要暴涨暴跌,这对于经济的损害相当大。比如日本,一次暴涨暴跌,就让经济趴窝了。
芒格也提到了西奥迪尼的著作影响力,这本书我们之前讲过。芒格对这本书非常喜欢,为此他还送了一股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给作者,要知道这一股大概今天的价值是180万人民币。芒格读这本书最大的感悟就是,人是很容易受到愚弄的,无论是精心设计的骗局还是偶然出现的环境因素,又或者是有人故意用控制法则来影响你的思维逻辑,这都能让人轻而易举的上当。比如魔术,就是利用你的简单神经思考模型,来欺骗你的感官。最简单的事情就是,你把手先放到热水里再放到冷水里,和你先把手放到冷水里再放到热水里感受完全不同。
所以你必须知道这些原理,才能克服掉心理学上的所谓误区。回到更加客观公正的轨道上来,如果说这对于你本身至关重要的话,那么对于投资来说就是生死攸关。当你心里有了倾向之后,再去选择投资对象,那么就会有失偏颇。往往一些明显的缺点就视而不见了。
而这些心里影响力,还可以用于激励员工,芒格说,说服一个人重要的不是以理服人,用道理征服他,而是要用利益来使他顺从。如果他跟你没有共同的利益,那么你几乎不可能说服他。老齐这点很有体会。比如我在大牛市顶点看空股票,你无法说服那些全部身家都在股票里的人,因为他们不可能承认股市会暴跌,三句话不离国家不会让股市跌。很明显,这是一种自己给自己壮胆的说法。相反,在股市暴跌之后,老齐喊逐渐加仓买入,这时候对于那些刚刚被收割完的韭菜,他们更愿意上网打字骂街,而不愿意再提起股市这个伤心地。而就在现在,老齐不断说房价已经基本到顶,对于去年刚刚一掷千金买了房,或者家里有几套房的人来说,绝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,他们宁可相信国家不会让楼市跌,这个蠢的不行的蠢话,其实反问一句就可以,哪个国家让楼市跌了,哪个国家愿意发生金融危机呢?不愿意发生金融危机,就不发生了吗?三年自然灾害怎么形成的,真的是自然灾害吗?其实今天芒格的话点醒了老齐,这不是脑子的问题,而是利益的问题,因为我和他们的利益不一致,所以不可能说服他们。所以还是老齐经常说的那句话,谁也不用说服谁,记得为自己的结果买单负责就好。不要赚钱了就吹牛逼,投资赔钱了就去找谁谁谁。这种心态,你永远不可能成为财富的拥有者,只能成为市场一轮一轮被收割的韭菜。因为你从来就不正视自己的问题。像巴菲特和芒格这样,不断认错,不断修正自己错误的人,才能成为赢家。而在错误的策略下面,固执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大多数投资者,一生注定都是赔钱的命,只有你不断的学习,不断的提高,不断的改变,才能有机会从群众中跳出来,谁不愿意当镰刀,谁愿意老当韭菜呢?
所以在投资的时候,尽可能的要注意这种因为利益引发的偏见,比如我在持股的时候,偏见就是利好的。很多新闻可能都会向利好的方向解读。这时候如果有这个心理学的意识,那么就要尽可能多的看一些利空的新闻多看一些负面的评价。努力让自己更加客观。相反如果我看空市场,也需要多找一些正面的评论,多听取一些看多的意见。看是否更有价值。但仅限于客观的意见,像什么国家不会让他跌的这种意见,毫无价值。而事实上,老齐在讨论房价的问题上,基本是把所有评论都放出来的,骂街的除外。目的也是希望通过双方的有效观点交锋,让这个评价更加客观。
其他的影响力原则,我们之前在西奥迪尼的影响力的书里面大概都讲到了,也作出了更加贴近现实的分析,如果有兴趣,可以爬楼去看看,在这里芒格也加入了很多自己对于心理学的理解,但原则基本还是差不多,咱们就不赘述了。老齐认为在投资领域,最大的问题就是防止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。甚至应该养成习惯,自由调节自己。当你的经验增长,以及市场分析做的更加全面的时候,其实是可以对抗贪婪和恐惧的。比如老太太去超市买东西,他有什么贪婪恐惧呢,可乐昨天3块钱,今天促销变成2块了,老太太恐惧吗?可能会想他万一跌到1块钱怎么办了吗?显然不会,2块钱买他都觉的占便宜了,要是跌到1块钱,他就会再买,因为他心里总有一杆秤,知道可乐就是3块钱。
从这本书其实不难看出,芒格不是一个投资的专才,而是一个通才,似乎什么事情他都明白一些,他的几篇演讲也基本天南海北什么都有。而芒格自己也说,自己就是个副手的位置,是配合巴菲特的搭档,大多数的投资想法都是巴菲特提出的,由于芒格的涉猎很广,所以巴菲特总是第一时间听取他的意见,修正自己的想法,而芒格的意见很重要,但他往往并不能做最后的决策。最后的决策还是巴菲特做出的。所以芒格存在的意义,就在于他的客观公正的分析,想必巴菲特是一个极度自信的人,而自信的人往往都有严重的偏见,巴菲特把芒格当成一面镜子了,通过芒格往往能找到事物正确的定位和方向。这大概就是巴菲特50年来离不开芒格的最主要原因吧。
这本穷查理宝典,我们给大家读了投资的部分,如果您对芒格广泛的涉猎仍然感兴趣,可以买一本来看看,看看他是怎么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吐槽的。其实也挺有意思,读完这样一本书,感觉像读了一个百科全书。明天我们开始新的学习。